最近朋友圈被氟化工行业的业绩预增刷屏了。巨化股份净利润预增136%-155%,三美股份、永和股份这些名字突然成了香饽饽。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制冷剂价格暴涨,券商研报把行业前景描绘得一片光明。
氟化工业绩喜人,表面上看,天热,新能源车,服务器机房散热,都得用氟。但更重要的是配额。生产、进口都有配额,那还怎么卷?
当不卷就有好日子的时候,市场必然找的就是这种预期。而不是坐等政策出来。提前行动会越演越烈。这点要是看不清,后面业绩好的板块,也会处处是坑。
一、牛市里的四大致命陷阱
对于业绩坑的事情,很多人以为牛市来了就能躺着赚钱,这简直是天大的误会。在我观察市场的这些年里,发现越是行情好的时候,陷阱反而越多。总结下来有四大典型陷阱:
第一是"持股待涨":很多人觉得好股票拿住就行,结果往往坐过山车。
展开剩余78%第二是"只做热点":看到氟化工火了就all in,完全不顾估值和位置。
第三是"强者恒强":认为涨得好的会一直涨。
第四是"超跌反弹":专挑跌得惨的抄底。
我有个朋友去年在新能源上就吃了大亏。看到宁德时代业绩好就重仓杀入,结果买在了山顶。他后来跟我说:"明明业绩这么好,怎么股价就是不涨?"这个问题很有意思,我们稍后再解答。
二、机构从不打无准备之仗
说到业绩好股价不涨这个现象,中国平安就是个典型案例。2025年6月发了个融资公告,市场毫无反应。结果到了月底突然启动,很多人归因于中东局势好转。但真相是什么呢?
通过量化数据可以看到,早在股价启动前,机构资金就已经持续活跃了。下面这张图里的橙色柱体就是"机构库存"数据,代表机构资金的活跃程度。注意红色框部分,股价横盘甚至下跌时,机构却在持续介入。
这就是典型的"利好兑现前布局"。等消息出来散户冲进去的时候,机构早就建仓完毕等着派发了。很多人觉得看资金流向就能发现端倪,其实大错特错。现在的机构都是化整为零,用无数小单慢慢吃货。
PS:
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,是我用系统观察的「机构交易特征」数据叫做「机构库存」。
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
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
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
三、没有无缘无故的异动
再看这几只股票的走势图:
发现共同点了吗?在股价表现平平甚至下跌的时候,"机构库存"数据却异常活跃。这种背离现象往往意味着变盘在即。可惜大多数散户要么看不到这些数据,要么看到了也不当回事。
现在让我们回到开篇的氟化工行业。业绩确实很好,但关键问题是:你现在看到的数据,机构早在三个月前就看到了。通过量化工具可以发现,很多氟化工个股的"机构库存"数据从今年一季度就开始持续活跃。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股票业绩公布后反而下跌——因为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获利了结。而有些业绩一般的股票却能突然爆发,往往是机构提前布局的结果。
说了这么多,到底该怎么应对呢?我的经验是三个坚持:
坚持不看消息炒股 坚持不追涨杀跌 坚持用数据说话市场永远存在信息不对称,但交易行为不会说谎。通过量化工具观察资金动向,比研究财报、听消息靠谱得多。就像去医院体检,光看外表永远不知道内脏出了什么问题。
好了,本篇就到这了,赠人玫瑰手有余香,谢谢点赞。
声明
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,希望大家喜欢!
部分数据、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。
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。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,都是骗子。
发布于:上海市恒瑞行配资-股票配资入门平台-股指配资股市有哪些-股票配资15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